歐美極端天氣 全球暖化導致?

民視 – 2014年2月16日 下午4:00

歐美各地近來出現罕見的極端天氣形態,除了英國西南部鬧水災,美東暴雪也沒有停止跡象,怪的是美西此時還出現500年來最嚴重乾旱,有專家認為這些都和全球氣候暖化脫離不了關係。

連續幾星期暴雪,交通事故頻傳不說,鏟雪鏟到天昏地暗讓人大喊吃不消,怪就怪在美東出現酷寒,美西加州卻在鬧乾旱,十多個城鎮面臨缺水危機。

民眾:「我這裡住了30年,從未見過這種狀況。」

民眾:「這是我見過最慘的一年。」

專家表示,由於一道穩定高壓擋住來自太平洋的水氣,導致噴射氣流被推往加拿大的同時,一股來自北極的寒流又將氣流推往美東,才會形成美西乾燥、美東濕冷的極端天氣形態,只是為何美東暴雪又臭又長,英國西南部暴雨也是一波波接著來,連專家也說不出真正原因。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專家:「這部份原因我們還在研究,目前找不到確切答案,如果能找出答案,未來對於1、2個月的氣象預測,將會更精準。」

透過氣象圖能看到,來自美東的一股低氣壓,正一路跨過大西洋直撲英國,水患災情未解的西南部、這下免不了又有暴雨來襲,針對近來歐美頻頻出現怪天氣,全球氣候暖化恐怕脫不了關係。

英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專家:「某些方面極端天氣,確實與氣候變化有關,在天氣較暖和情況下,大氣能儲存更多水氣,也因此將導致更多降雨。」

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是總體現象,和局部地區出現低溫嚴寒並不矛盾,而且氣候暖化也會影響大氣環流,未來極端天氣的強度和頻率只會逐步往上增加。(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文章來源:按這裡


英美風暴「手牽手」 洪水暴雪天災不斷

作者: 葉佳蓉 | TVBS – 2014年2月16日 下午2:30

英國連日來暴雨成災,而美國則是大雪不斷,美國太空總署公佈的衛星雲圖中,籠罩英國和美國的兩個風暴,竟然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形成「手牽手」的狀態, 而美國受到「噴射氣流」影響,東西岸天氣宛如兩個世界,東岸大雪紛飛,西岸的加州卻碰上50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氣候變得相當詭異。

英國和美國兩個區域,低氣壓手牽手,緊緊連在一起,這是美國太空總署最新公佈的衛星雲圖,宛如電影明天過後的驚人畫面。英國暴雨下了好幾天,威廉和哈利王子兄弟,在快要淹到膝蓋的洪水中,和救難團隊一起搬沙包,還有民宅前面的院子被淘空,出現9公尺深的大洞。風暴另一端的美國,則變成冰雪世界,五大湖區20年來,第一次有這麼大面積的湖水結凍,但反觀西岸的加州,卻遭遇5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土地乾涸又枯黃,民眾用水都成問題,西岸燥熱、東岸卻是冰天雪地,一個美國、兩個世界,都是噴射氣流在作怪。CNN記者:「(高壓氣流)阻止太平洋的水氣,造成加州的乾旱,然後把這股噴射氣流,往加拿大方向推動,讓東部形成低壓槽。」受到噴射氣流影響,還有正在舉行冬奧的索契,也熱到不像話,氣溫高達攝氏18度,氣候全都亂了套。

……..文章來源:按這裡


罕見冬雨成災 海南暴雨陸7省警戒

作者: 許甫 | TVBS – 2013年12月16日 下午2:42

大陸華南地區,近來面臨暴雨威脅,儘管目前已經是冬季,降雨照理說來應該減少,但因為南方高空槽移動緩慢,加上來自南海和孟加拉灣的兩股水氣匯集,海南14日,罕見地在冬季發生大暴雨,有15萬人受災,8萬人緊急轉移,而這2天華南7個省份,也被發報藍色暴雨警戒,至於在貴州,則是降雪又碰上大雨,造成「凝凍」,交通中斷。

大陸海南14日全島大暴雨,木板牆紀錄災難現場。大陸記者:「我的身高165公分,它的水位應該是超過2米那麼深。」海南的萬寧,有15萬人受災,8萬人轉移,是這波暴雨的最大受害者,冬天罕見出現暴雨,大陸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南方高空槽很強、並伴隨冷空氣,加上分別來自南海和孟加拉灣的兩股水氣彙集,能量充沛。記者:「你這雞怎麼都死啦?」海南受災戶:「那個水深啊,牠跑不掉,就全部死在屋裡了。」而這一波暴雨,似乎還不打算收手,大陸氣象單位持續發佈暴雨藍色預警,預計15日到16日,雲南、廣西、廣東、海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局部地區有100到120毫米的大暴雨出現,而在貴州則是雪上加「雨」,形成所謂的「凝凍」,交通大打結。大陸記者:「在這個道路邊看積雪的情況,我們用手指試一下,已經沒掉了我一個手指多。」大陸記者:「昨天過夜情況怎麼啊?」受困駕駛:「車上有點冷,毛巾溼的,在車上都凍住了。」大陸記者:「小孩怎麼樣呢?」受困駕駛:「有點冷。」貴州六盤水通往威寧的梅花公路,因為凝凍,路面濕滑危險,目前全面暫停通行,無奈的駕駛人,日以繼夜等待,只能等冬陽露臉,積雪消融,才能重新上路。

……..文章來源:按這裡


罕見冬雨成災!海南暴雨 陸7省警戒

作者: 許甫 | TVBS – 2013年12月16日 下午2:42

大陸華南地區,近來面臨暴雨威脅,儘管目前已經是冬季,降雨照理說來應該減少,但因為南方高空槽移動緩慢,加上來自南海和孟加拉灣的兩股水氣匯集,海南14日,罕見地在冬季發生大暴雨,有15萬人受災,8萬人緊急轉移,而這2天華南7個省份,也被發報藍色暴雨警戒,至於在貴州,則是降雪又碰上大雨,造成「凝凍」,交通中斷。

大陸海南14日全島大暴雨,木板牆紀錄災難現場。大陸記者:「我的身高165公分,它的水位應該是超過2米那麼深。」海南的萬寧,有15萬人受災,8萬人轉移,是這波暴雨的最大受害者,冬天罕見出現暴雨,大陸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南方高空槽很強、並伴隨冷空氣,加上分別來自南海和孟加拉灣的兩股水氣彙集,能量充沛。記者:「你這雞怎麼都死啦?」海南受災戶:「那個水深啊,牠跑不掉,就全部死在屋裡了。」而這一波暴雨,似乎還不打算收手,大陸氣象單位持續發佈暴雨藍色預警,預計15日到16日,雲南、廣西、廣東、海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局部地區有100到120毫米的大暴雨出現,而在貴州則是雪上加「雨」,形成所謂的「凝凍」,交通大打結。大陸記者:「在這個道路邊看積雪的情況,我們用手指試一下,已經沒掉了我一個手指多。」大陸記者:「昨天過夜情況怎麼啊?」受困駕駛:「車上有點冷,毛巾溼的,在車上都凍住了。」大陸記者:「小孩怎麼樣呢?」受困駕駛:「有點冷。」貴州六盤水通往威寧的梅花公路,因為凝凍,路面濕滑危險,目前全面暫停通行,無奈的駕駛人,日以繼夜等待,只能等冬陽露臉,積雪消融,才能重新上路。

……..文章來源:按這裡


暖化 季節降雨差距拉大

作者: 【中央社台北十三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3月14日 上午12:03

中央研究院觀測過去卅年氣候資料,發現全球暖化效應,使季節降雨差距明顯拉大,「乾季更乾,濕季更濕」,氣候環境更極端。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周佳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多個全球氣候統計資料,發現一九七九年至二○一○年間,每年乾濕季節降雨差距有拉大的趨勢,研究成果將刊登於下一期國際期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Geoscience)」。

周佳表示,過去談論全球暖化,只著重總體雨量變化,近卅年來雨量增加相當有限,可能因此低估了暖化的影響。研究團隊結合氣候模擬和觀測數據分析,發現暖化造成的惡果,主要體現在區域、季節的降雨分配上。

周佳解釋,地表溫度增加後,水氣蒸發更為快速,大氣含水量也增,但「增的多、倒得也快」。研究發現,過去卅年濕季降雨量增加了二%到廿%,乾季則因不同的地理位置,難以一概而論,但整體而言降雨呈現減少的趨勢。

雖然暖化也會使全球降雨的「總量」增加,但研究發現溫度每上升攝氏一度,只會增加二%降雨量。周佳認為,未來雨量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降雨型態的改變,將對區域環境與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中央社台北十三日電】中央研究院發現,過去卅年全球暖化,使季節降雨差距明顯拉大。海島國家水資源調配,將面臨嚴峻考驗,水庫管理需重新思考。

……..文章來源:按這裡


大氣長河漫加州

作者: 撰文/戴汀格(Michael D. Dettinger)、殷格朗(B. Lynn Ingram)翻譯/張雨青 | 科學人雜誌 – 2013年3月2日 下午1:08

在海洋上空形成的巨大水氣帶,每200年會引起一次加州大洪水,而氣候變遷可能讓情況雪上加霜。

重點提要

■地質證據顯示,美國加州過去大約每200年就因暴雨而發生一次真正的大洪水。最近一次發生於1861年,加州因而破產。

■這類水患極可能是大氣長河所致。大氣長河是形成於海洋上方1.6公里處的狹窄水氣帶,綿延數千公里。規模較小的大氣長河,也經常襲擊加州以及其他國家的西岸。

■科學家以1861年的洪水為藍本,模擬了一個規模較小的巨大暴風雨,名為ARkStorm。他們發現,如果這樣的暴風雨降在今日的加州,可能迫使100萬人以上無家可歸,並造成4000億美元的損失。

■氣象預報員可以更準確預測大氣長河何時到來,以及巨大暴風雨可能帶來的災害,並改進一般暴風雨的洪水警報。

1861年耶誕夜,狂風暴雨從太平洋直撲美國加州中部而來。之後連續降下43天的大雨,雨勢片刻不減。豪雨很快就把內華達山脈沿加州東界而下的河川變成了滾滾洪流,淹沒所有淘金聚落與屯墾區。河水和雨水灌入加州遼闊的中央谷地,形成一片長約480公里、寬約30公里的內陸海,數千人因而喪生,而加州的80萬隻家畜有將近1/4溺斃。首府沙加緬度市區陡坡上的土石流傾瀉而下,整座城市泡在逾三公尺深的泥水中,州議會無法辦公,只好暫遷舊金山,六個月後,沙加緬度的水才退去,那時,加州也已經破產。

暴風雨若發生在今天,災情將更加不堪設想。中央谷地的居民超過600萬人,其中140萬人住在沙加緬度市。這塊土地的農作物年產值約200億美元,其中杏仁佔全球產量的七成,由於超抽地下水,這片農耕地有多處地層下陷10公尺,更容易淹水。科學家最近模擬同等級的風雨持續23天的結果,推估即使水患規模較小,仍會造成4000億美元的財物及農業損失,而且防災與疏散工作只要稍有差錯,就可能賠上數千條人命。

1861~62年的大水災是突發的異常事件嗎?顯然不是。針對大範圍沉積物的最新研究顯示,至少過去2000年來,這種災難規模的洪水每200年左右就會淹沒加州一次。在1861~62年的暴風雨中遭殃的,還有墨西哥北部、美國加州南部到加拿大卑詩省的沿海地區,慘況為史上之最。氣候科學家現在假設,當年的加州大水災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類似事件,起因都是「大氣長河」(atmospheric river),這現象你也許從未聽說過。科學家認為,加州還會再度變成一片汪洋。

來自熱帶的豐富水氣

大氣長河是大氣中的水氣長流,形成於大約1.6公里的高空,寬度只有400公里,卻綿延數千公里長,有時甚至橫跨整個大洋,例如太平洋。這些水氣輸送帶把相當於10~15條密西西比河的水量,從熱帶搬運到中緯度地區,行至美國西岸,撞上內陸山脈,例如內華達山脈,便被迫上升、冷卻並凝結成大量的降水。

有一種稱為「鳳梨特快車」(Pineapple Express)的暴風雨,北美西岸的居民早就不陌生。它們源自夏威夷附近的熱帶海域,每次來襲都帶來連續三到五天的豪雨或大雪,這正是大氣長河的表徵之一。根據最近的調查,每年襲擊加州的大氣長河多達九道,通常強度不足以釀成真正的巨大洪水,但即使是「普通」程度的風雨,對美國其他地區而言已經算得上是「暴風雨」等級,對於救難人員、防洪當局與水利管理部門都是一大挑戰。

大氣長河也為其他大陸的西岸帶來降雨,偶爾還會不按牌理出牌。例如2010年5月,一道異常的大氣長河從墨西哥灣北上美國東部的田納西州,帶來連續兩天無情的暴雨,使得那許維爾市發生大水患,奪走近30條人命並造成逾20億美元的損失。2009年英國南部與西班牙各地的大水,也是大氣長河的傑作。不過,我們最了解的是太平洋沿岸的大氣長河,最新研究顯示,由於全球暖化,未來這些水氣河流可能變得更大。

儘管大氣長河的破壞力驚人,科學家卻直到近年才發現,而且是個意外。

天上水龍

1998年1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環境技術實驗室啟動了加州登陸噴流(CALJET)計畫,目的是更精準預報侵襲加州沿岸的大型暴風雨。該實驗室的氣象學家芮爾夫(Marty Ralph)等人搭乘特殊配備的飛機飛到北太平洋上空,進入一個逼近美國的冬季風暴內直接測量。他們形容這個暴風雨是「噴流」,即高風速區。研究人員發現,單是這個才形成沒幾天的暴風雨,就攜帶了中緯度地區向北極移動的大氣中近20%的水氣。噴流集中在海面上方高達1.6公里的高空,地面上的傳統氣象觀測方式很難辨認出來。

同樣在1998年,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朱勇(Yong Zhu)與已故氣象學家紐威爾(Reginald Newell),從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模擬的全球風與水氣模式中,察覺到不尋常的特徵。他們發現,在熱帶地區以外,所有朝兩極傳送的水氣中,平均約有95%集中在五或六道狹窄區帶內。這些水氣帶從西向東橫跨中緯度地區,隨機分佈在全球各地,為了描述這些水氣帶,他們創造了「大氣長河」這個詞。

大約同一時期,搭載新型特殊微波感測相機的人造衛星,首次針對全球水氣分佈提供清晰完整的觀測結果。影像顯示,水氣往往集中在狹長的移動廊帶,最常從熱帶地區的暖濕空氣延伸到熱帶以外、比較乾冷的地區。這幾條「水龍」從出現到散逸,為期數天到兩個星期不等。

想當然耳,研究人員很快就把這三個明顯互補的發現兜在一起。從那時起,科學家做了越來越多研究,只為把美國西岸的大氣長河弄得更清楚。他們還建置了配備有仰視雷達與剖風儀的新氣象站,以便進行監測。NOAA的水文氣象試驗平台計畫正深入內陸觀測,好弄清楚大氣長河到了內陸會發生什麼事。

運用這些觀測網絡所得到的數據,預報員更能從天氣模型中認出大氣長河,並且能更準確預測它們到達美國西岸的時間。最近幾年,有的暴風雨在登陸前一個星期就被發現。大氣長河也出現在用來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氣候模型中。預報員對自己的預測能力更有信心,跟過去相比,他們對超大豪雨的示警更為迅速。有了這些進展,防災應變的時間會更充裕。

……..文章來源:按這裡


2013.10.27華視晚間氣象 邱薇而主播

華視 – 2013年10月27日 下午6:58

氣象小叮嚀:各地都是多雲到晴的穩定天氣型態,衛星雲圖上可以看到,由於影響台灣的東北季風是慢慢減弱,所以明天全台灣都可以看得到太陽,除了東部的山區和南部山區是會有零星降雨,溫度方面因為東北季風慢慢減弱而且水氣變少,所以明天白天出太陽的時候,氣溫都會慢慢回升,包括全台高溫是27-30度中間,而低溫也會回升一點,是18-20度左右的低溫。

……..文章來源:按這裡


幫威尼斯擋洪水 義啟動「摩西計畫」

作者: 邱柏達 | TVBS – 2013年10月28日 下午10:08

義大利水都威尼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因為地勢低窪,長年飽受洪水侵襲,建築物受損嚴重,義大利當局為了徹底解決洪患問題,2003年展開「摩西計畫」防洪工程,就是在威尼斯外海,興建大型防水閘門,第一期工程正式啟動。

水上巴士穿梭在運河上,聖馬可鐘樓、著名的里奧多橋,映入眼簾,世界遺產之一,義大利水都威尼斯,遊客爭著搭乘貢都拉體驗,但是看似風光的威尼斯,其實暗藏危機,無奈的頂著行李箱,洪水水淹威尼斯,這樣的淹水景象,每年11到2月的時候,潮水加上水氣侵襲特別容易發生,居民就算裝上了防水閘門,一樣擋不住洪水。民眾:「水位大概有150公分高,會沖過水閘門淹進來,還要自己掃水出門。」只能向這樣把貴重的物品,全部往上堆疊,水淹威尼斯,加上海平面上升,而建築和遊客太多,地面負擔過重,威尼斯到處可以看到建築傾斜,跟這樣的慘況。鏽蝕的鐵門跟水泥石塊,可以輕鬆剝下一大塊,四處可見整修的建築,讓威尼斯最近10年,當地人口流失了1成,為了解決水患問題,義大利政府動了起來。NHK記者:「被期待能解決威尼斯淹水問題的,就是在我背面能看見的可動式水閘門。」從2003年開始,在威尼斯潟湖跟亞得里亞海連接的地方,砸下超過2200億台幣,興建的超級防洪工程摩西計畫,2016年才會完工,希望像聖經故事一樣,分開洪水保護民眾,第一期工程,測試驗收。NHK記者:「平日是沈在海底的防水閘門,假如海平面開始上升,就會往(水閘門)裡頭注入空氣,讓它靠著浮力站起來。」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的下游,也有類似的超大防水閘門概念工程,為了因應氣候變遷,人類興建大型防堵設施,希望保護居地的地方,不受洪水侵襲困擾。

……..文章來源:按這裡


自強號撞土石流 駕駛驚魂稱反應不及

TVBS – 2013年8月31日 下午6:10

台鐵自強號撞上土石流,當時是由有10年資歷的何振宏單獨駕駛,他接受訪問時表示看到土石流到撞上只有短短3、4秒的時間,根本來不及反應,由於從8月27日氣象局發佈颱風警報開始,一直到今天,事故路段的累積雨量已經高達406毫米,才會爆發這場土石流,加上土石流警報系統沒有事先觀測到提醒駕駛,最後釀成了這起意外。

列車出軌,乘客驚魂未定,這輛自強號當時由何振宏單獨駕駛,開火車已經有10年資歷,這次的撞擊過程中也受到輕傷,回想當時恐怖的瞬間仍然心有餘悸。自強號駕駛何振宏:「我沒辦法動,就3、4秒就到土石流了,100公尺差不多四秒左右,因為雨下太大而且又是彎道,正常情形就是在隧道是暗的,然後出來就突然亮了,我們眼球會稍微縮一下,到100公尺看到土石流的時候就只能做緊急處置了。」從看到土石流到撞上只有3、4秒的時間,駕駛根本來不及反應,而土石流警戒系統也沒有發揮事先提醒的作用,根據駕駛的描述,當時自強號的車速90公里,看到土石流時距離只剩100公尺。如果要安全煞車,距離至少得500公尺,也就是從枋山3號隧道一出來就要緊急煞車,而當時還是一個12度的下坡彎道,本來就已經相當危險,再加上土沖刷下來的土石高達2公尺,影響範圍10-20公尺,自強號想閃也閃不掉。而根據氣象局的統計資料,當地路段在意外發生前1個小時的雨量已經下了40.5毫米,若是從8月27日颱風警報發布開始算起,累積雨量高達406毫米,山坡土石早已經吸飽了水氣,承受不住才會爆發土石流,釀成了這起意外。

……..文章來源:按這裡


暴風雪劇增 全球暖化所致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3年2月19日 下午5:04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溫室效應造成暴風雪民頻繁!據統計,全球的降雪量在過去45年持續減少,也縮短了雪季時間。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暖化讓大氣的溫度升高,可以容納更多的水氣,因此也可以單次釋放更多的水量,造成極大的暴風雪,所造成的結果是降雪量減少,暴風雪卻發生更頻繁的現象。

美國氣候專家指出,美國過去50年所遇到的暴風雪較往常增加了2倍;同時,北半球的春雪涵蓋範圍在過去45年平均減少了100萬平方英里。科學家預測,全球年度降雪量將在未來50年減少一呎(約30公分),而美國的降雪量則在本世紀末減少30%-70%。

平均降雪量減少,但大風雪卻更頻繁地發生。專家指出,此現象與大氣的變化有關,較溫暖的大氣可以容納更多的水氣,也因此釋放更多的水量,造成極大的暴風雪;地球暖化後,每年的總降雪量不斷地減少,而雪季期也縮減了。氣候專家預測,此現象將因為人類引發的全球暖化而持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氣候專家歐本海默(Michael Oppenheimer)說:「更短的雪季、更少的降雪量,偶爾來臨的大場風雪,將是我們所居住的新世界。」他進一步表示,大風雪除了挾帶大氣中的溼氣,包括滲入海水的溼氣,讓空氣中充滿能量並且極為不穩定,可引發劇烈的災變。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