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土石流觀測站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11月9日 上午5:37

「世界首座土石流觀測站」(張文祿報導)

由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兼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陳樹群率領的研究團隊在南投惠蓀林場設置世界首座可調整流量的現場土石流觀測站,利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的補注,調整溪流流量,進行堰塞壩潰決試驗,並由記錄堰塞壩體的不同潰決型式,如溢流侵蝕、滑動崩決和溯源漸進潰決過程,從而掌握各階段的破壞機制,以作為未來各項防災治理措施的參考,不過,這項史無前例的土石流觀測站,只在蒐集相關數據階段,還無法提供預警防災功能。

國科會副主委牟中原與奧地利、日本及我國20多名學者,七號齊集惠蓀林場蘭島溪觀察堰塞壩潰決試驗。

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陳樹群說,研究團隊利用人工堆置土壩,並配合南投農田水利會排水路進行堰塞壩潰決試驗,以取得堰塞壩潰決等現場影像,及堰塞壩潰決前後的河川流量、水位、地下水變化、濃度、地表震動訊號及大地電場變化等即時資訊。這些珍貴的實測資料將有助於各項土石流及堰塞壩潰決學理的研究。而七號的試驗,以每秒一千兩百公斤的水流進行,力道足以推翻一般小轎車。

惠蓀研究站建置在南投縣仁愛鄉惠蓀林場,屬於北港溪流域,區域中有蘭島溪等土石流潛勢溪流,其中蘭島溪的崩塌情形最為嚴重。研究站所在的土石流潛勢溪流長度約2千7百多公尺,蘭島溪集水區坡度則多介於44到55度之間。在國科會與奇美電子提供經費支持下,研究團隊在蘭島溪建立研究站,除了具備試驗場可進行堰塞湖潰決現場試驗外,並建置有觀測站,在土石流潛勢溪流設置先進量測儀器,包括CCD攝影機、地聲檢知器、鋼索檢知器、雨量計、水位計,和高效率傳輸介面,可以對土石流發生、運動、堆積及其通過各種工程構造物的行為變化,藉由現地的即時觀測與紀錄,深入了解土石流。

陳樹群說,這是全世界首創可調整流量進行原型觀測實驗的研究站,可獲得土石流運動力學、堰塞湖破壞機制、坡地災害、防災管理等研究成果與資料。不過,現階段,還無法提供預警,預警發布仍需依賴氣象局的雨量監測。

國科會自然發展處處長陳于高說,這是將大自然的力學跟運動學進行解析。預警則需要再做很多的蒐集。

這個研究站從民國99年9月開始運作,透過觀測系統的建置,蒐集相關觀測資料至今,已有相當成果,例如民國100年5月、9月與11月因豪大雨導致堰塞湖試驗土壩的潰決,CCD影像、雨量、水位等資料都有完整紀錄。國科會及研究團隊期望未來經由觀察並研究了解堰塞壩潰決的機制,以達到堰塞壩防災、減災及避災的目的。

……..文章來源:按這裡


地震監測系統 科博館啟用

自由時報 – 2013年10月1日 上午6:11

〔自由時報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創全國社教館風氣,在館內架設「地震監測系統」,未來可以發揮地震預警功能,降低地震傷害,館長孫維新指出,該館全年參觀人潮如織,該系統在所屬三個園區同步啟用,盼全面保障民眾參觀安全。

科博館指出,該地震監測系統內嵌由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開發的現地地震預警技術,可偵測地震的P波並評估災害性地震是否來襲,提供預警為地震減災,系統另外配置警報器、跑馬燈與警示燈,用來發送地震警報。

系統研製單位三聯科技公司研發企劃工程師林大鈞指出,P波是地震發生時,由震源傳出最早到達的地震波,一般民眾感受到搖晃是在P波之後出現的S波所致。

林大鈞指出,該系統是針對近震央五十公里內的範圍進行「現地地震」預警,預警時間長短會依地震規模不同,但一般而言,在測得P波之後預警,約有三到五秒後才會出現搖晃,能在大震來臨前爭取到緊急應變的寶貴時間。

孫維新說,除科博館本館外,包括台中市霧峰區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南投縣竹山鎮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鹿谷鄉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均同步建置該系統,各有四台地震儀,提供服務。

……..文章來源:按這裡


聯合國:亞洲天災以水患最甚

中央社 – 2012年12月11日 下午8:32

(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曼谷11日專電)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UNISDR)今天指出,亞洲是世界上最容易發生天災的地區,2012年以水災最頻繁、衝擊最廣,雖然因水患致死人數較過去減少,但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UNISDR指出,水災是亞洲今年最常發生的天災,占所有天災中的44%,衝擊人類和經濟最甚,亞洲因水災死亡的人數占所有天災死亡總數的54%,因水災引起的經濟損失占所有天災的56%。

南亞、東南亞與東亞今年共有83個天災,造成3103人死亡,影響6450萬人,損失高達151億美元。

今年前10個月,全球因天災死亡的人數,南亞、東南亞與東亞3個地區就占了全部死亡人數的57%,全球因天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這3區就占了34%。

根據UNISDR統計,2012年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共發生231個天災,造成5469人死亡,影響約8700萬人,經濟損失達446億美元。

UNISDR指出,亞洲今年主要是水災與暴風雨影響最多人,造成最大的經濟損失,但部分天災高風險國家在控制天災衝擊上有重大進展,因為防災措施發揮效用。

UNISDR亞太區主任維拉斯格(Jerry Velasquez)在曼谷的記者會上表示,亞洲因氣候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但經濟損失卻一直增加,值得擔憂。

亞洲開發銀行(ADB)獨立評估局(IndependentEvaluation)主任湯瑪斯(Vinod Thomas)在記者會上說,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天災可能會阻礙發展,各國並且須在天災來襲前,就投資各項預防措施。1011211

……..文章來源:按這裡


地震監測系統921科博館連線啟用

作者: 劉文珍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013年9月27日 下午4:01

由臺中市磐石會、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中華電信及科博館共同合作建置的「地震監測系統」選在9月28 日在科博館及921地震教育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以及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4地同步連線啟用。科博館表示,這套地震監測系統可以在3秒評估災害性地震是否來襲,提供地震預警功能,減低因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害。

科博館說明,「地震監測系統」Palert是一種先進的P波地震儀,內嵌有臺灣大學吳逸民教授所開發的現地地震預警技術,可以偵測地震的P波,並在3秒內評估災害性地震是否來襲,提供作為地震減災之用。此外,系統也配置警報器、跑馬燈與警示燈,用來發送地震警報,更可以整合於瓦斯或重要機電設備電力切斷器、高速鐵路煞車系統等自動化系統,有助於降低地震二次災害。

……..文章來源:按這裡


防震災 建物耐震設計勝預警

中央社 – 2013年9月24日 下午7:15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4日電)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今天表示,不要對與時間賽跑的地震即時預警成效期望過高,地震災害防治應以建築物耐震設計為主。

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補助,結合中央氣象局、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央地質調查所及相關學術機構,跨部會合作建置的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E-TEC)今天揭牌;郭鎧紋受訪時作以上表示。

他說,強震發生時,瞬時間即天崩地裂的震央周邊固然難逃傷害,但距震央較遠的區域,地震速報系統的即時警訊,就可能在最具破壞性的地震波來臨前,爭取數秒乃至數十秒的應變時間。

郭鎧紋指出,中央氣象局預計年底將在台灣3000多所國中小學安裝「強震即時警報接收系統」,在地震發生後20秒內,提供震央的規模、位置、深度等資訊,並連結學校的廣播系統,以在發生強震時,立即廣播讓師生迅速避難應變。

不過由於所能爭取的時間有限,而且越靠近震央區所能獲得的預警時效越短暫,郭鎧紋說,這是強震即時警報的限制。

另外,由於強震即時警報誤報情形難免,因此現階段強震即時警報應用計畫以容錯程度相對較高的學校先行推動,等運作成熟並展現成效後,再推廣至其他單位減災應用。

郭鎧紋表示,強震即時警報可在大地震發生時,透過輔助資訊即時提供與應用減少地震災害,但整體地震災害防治還是應以建築物耐震的設計為主。1020924

……..文章來源:按這裡


國際社會:減災融資需立即改革

作者: 鄒敏惠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9月23日 上午11:32

本報2013年9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江惟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近20年來,開發中國家的災難損失總計達到8620億美元(明顯低估)。這段期間內,國際社會只投注了135億美元在「降低災難風險(Disaster Risk Reduction,DRR)」,等於每100元的發展援助金中,只有4角是用在降低災難風險。

世界銀行海外發展研究所和全球減災及災後重建機構20日發表報告,檢視國際機構至今的相關記錄,探討DRR的融資狀況,並檢討過去國際社會的付出是否平等及足夠。此報告更期許未來的國際社會能更理性投資減災,將資金投注於適當的目標。

目前有許多相關政策探討皆聚焦於2015年,因此此時正是讓DRR成為國家發展和減少貧窮之基本要素的絕佳時機。

20年間的國際減災融資趨勢顯示:


融資狀況波動甚大,直到近年才相對穩定。


雖然DDR融資高達135億美元,卻只是援助總額的零頭。


資金集中於少數中收入國家。前10名資金接受國共獲得80億美元,剩下的144國總共只獲得56億元。


許多高風險國家獲得的DDR融資遠少於緊急援助融資;前20名緊急援助融資接收國中,有17國的DDR融資僅佔災難相關援助融資的4%。

此外,整體來說,國際提供融資的優先順序並不符合接受國的需求。


死亡風險水平和融資金額雖有部分相關,但僅限於高風險水平。


人均融資不平等。厄瓜多是人均融資第二高的國家,是阿富汗的19倍、哥斯大黎加的100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600倍。


經濟有風險的國家,融資金額較高;主要人口有風險的國家,融資金額卻往往較少。


受乾旱影響的國家獲得的融資相當少。尼日、厄利垂亞、辛巴威、肯亞和馬拉威共有1億500萬人民受乾旱之苦,但這些國家獲得的DRR融資總計僅1億1650萬,等於宏都拉斯一國所獲得的DRR融資。


融資未考慮國家能力和財務狀況。23個低收入國家,每國20年間僅獲得低於1千萬的DRR融資。但這些國家收到56億的急難援助,等於每16萬元中,DRR融資僅佔1元。

其中亦有些正面的融資趨勢,包括近年的融資漸趨穩定;較少高額基礎建設融資;中收入國家的融資金額漸減;氣候適應相關的DRR融資額漸增等。

然而前述問題仍值得注意,尤其當傳統資金來源壓力漸增,許多撒哈拉沙漠以南低收入非洲國家常受乾旱影響,獲得的DRR融資金額卻非常少。

總而言之,國際社會必須將援助融資用在刀口上,關心國際融資所扮演的角色、資金結構和是否有其他資金來源可利用。最重要的是提高融資的效率,援助並非金額越高越好,而是必須更佳地整合和妥善協調,並且放在對的目標。

【參考資料】


IPS(2013年9月18日),OP-ED: Financing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Needs Urgent Reform

……..文章來源:按這裡


國會強震中… 馬總統坐鎮「強震即時警報傳遞演練」

NOWnews – 2013年9月13日 上午9:20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為推廣地震速報預警,已開發完成「強震即時警報接收軟體」,今(13)日首次展示其在學校地震應變應用。

行政院「102年國家防災日演練」於今(13)日上午9時21分模擬彰化斷層發生規模6.9的強烈地震,氣象局隨即發送強震即時警報及地震簡訊,相關單位在收到訊息後,即時啟動防災演習,其中包括全國學生地震避難掩護演練。

氣象局表示,全國學生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在教育部輔導下,於台中市樹義國小、新北市鳳鳴國小及台南市大橋國中3所學校,安裝「強震即時警報接收軟體」,並將資訊連結學校的廣播系統,在收到發布的強震警報後,立即廣播以供師生迅速進行地震避難應變。

今日演練時,正處於9月政爭的馬總統也親臨樹義國小視導,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郭鎧紋主任並就強震即時警報運作與效益向馬總統進行簡報。

氣象局並指出,在教育部合作下,今年將推廣全國各中小學安裝強震即時警報接收軟體,以期學校能在大地震發生後迅速獲得地震資訊,啟動校園內的應變措施,降低致災風險。該接收軟體保留後端的彈性應用,可視各校所需自行開發運用,該接收軟體之設置並可與學校例行的地震演練與教育宣導結合,使師生熟悉強震警報的運作方式與正確的應變措施,進而由學生將地震防災科技新知推廣至家庭成員。

氣象局也表示,整體地震災害防治以建築物耐震的設計為主,強震即時警報則可在大地震發生時,透由輔助資訊即時提供與應用減少地震的災害。不過由於所能爭取的時間有限,而且越靠近震央區所能獲得的預警時效越為短暫甚至沒有,這是強震即時警報的限制,另由於強震即時警報是全自動作業系統,誤報的情形勢所難免。因此現階段強震即時警報應用的計畫以容錯程度相對較高的學校先行推動,等運作成熟並展現成效後,再推廣至其他單位減災應用。

……..文章來源:按這裡


氣象局開發軟體 強震預警演練

中央社 – 2013年9月13日 上午10:19

(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13日電)中央氣象局今天表示,國家防災日演練上午約9時模擬彰化斷層規模6.9強烈地震,3所學校接收軟體第一時間取得並疏散學生。

氣象局說,這項演練在教育部輔導下,在台中市樹義國小、新北市鳳鳴國小及台南市大橋國中3所學校,安裝氣象局的「強震即時警報接收軟體」,地震資訊連結學校的廣播系統,收到強震警報後,立即廣播以供師生迅速進行地震避難應變。

氣象局指出,在教育部合作下,今年將推廣全國各中小學安裝強震即時警報接收軟體,以期學校能在大地震發生後迅速獲得地震資訊,啟動校園內的應變措施,降低致災風險。

氣象局表示,這套接收軟體保留後端的彈性應用,可視各校所需自行開發運用,接收軟體的設置並可與學校例行的地震演練與教育宣導結合,讓師生熟悉強震警報的運作方式與正確的應變措施,進而由學生將地震防災科技新知推廣至家庭。

氣象局說,強震即時警報是全自動作業系統,誤報的情形勢所難免,因此現階段強震即時警報應用的計畫以容錯程度相對較高的學校先行推動,等運作成熟並展現成效後,再推廣至其他單位減災應用。1020913

……..文章來源:按這裡


教育部配合102年度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舉辦各級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活動

作者: 教育部 | 公共消息 – 2013年9月12日 上午11:49

教育部為強化各級學校師生在地震發生時,自然而嫻熟反應出適合與正確的避難掩護動作要領,提升自救與救人能力,今(102)年配合行政院國家防災日(9月13日)系列活動,規劃高中職以下學制(包含幼兒園)的學校師生,總數超過300萬以上同步辦理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活動,強化校園防災抗災能力,以維護全體師生安全,總統並親臨臺中市南區樹義國小視導師生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活動。

過去十年內,全球共有超過50萬人因天然災害的衝擊而喪生,同時,也造成年度經濟總損失於西元2010年達1,400億美元以上,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減災戰略秘書處於2006年6月15日共同發起「防災從學校開始」的全球防災教育活動,促進世界各國推廣學校的防災教育。

為深化學校防災教育,教育部配合國家防災日活動於今年6月6日函頒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請各級學校依校園環境特性著手研擬演練計畫,並於暑假期間完成校園相關設施、器材的檢測與整備工作;教育部並要求各級學校於開學至9月13日前安排至少1場次的地震避難預演活動,才有充裕時間與校內各單位進行交流研討與精進。教育部並於實施計畫中請各教育主管行政單位對轄屬學校編組督導人員,在學校實施預演及正式演練當日進行訪視與輔導工作,以擴大演練成效。

本次規劃各級學校於9月13日上午9時21分同步實施校園師生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活動(大專校院因多數學校尚未開學,律定9月底前自行完成演練),演練重點設定地震狀況發布時,校園師生能確實完成1分鐘的避難掩護動作要領(蹲下、掩護、穩住3要領)及疏散(不推、不語、不跑)集合清點、安撫與安全回報等訓練,以提升校園師生地震災害防救及就地避難掩護必備之知能,養成正確的本能反應。此次活動教育部非常感謝新北市、臺中市、南投縣、新竹市、嘉義縣、嘉義市與金門縣等7縣市安排縣市首長於9月13日上午9時21分親自出席指導所屬學校當日的演練狀況(其餘縣市亦由教育局處長出席),顯見各縣市政府相當重視此次的演練活動,也相信必能獲得更大迴響與實質成效。

天災雖無可避免,現今科技也無法全然預測及掌握,加上校園為師生集中的教學場所,應儘可能減少地震災害對校園師生的安全威脅。因此,教育部呼籲各級學校,應以此次的地震避難演練活動為基礎,加強校園師生防災意識及熟練避難掩護疏散動作要領,並且不斷地透過定期與不定期演練,讓每位師生人人皆懂得如何防災避難與自救,共創安全學習環境,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快樂安全的成長。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