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 英水災未退暴風又來

民視 – 2014年2月14日 上午11:00

英國連日來的狂風暴雨,造成泰晤士河氾濫,水淹首都倫敦,而且洪水還沒退去,恐怕又將迎來新一波暴風雨,英國氣象單位表示,新暴風雨的陣風,時速最高可能高達160公里,有可能會摧毀建築。

連國旗都被強風吹爛,英國倫敦到底有多慘,看看這片成為汪洋的住宅區就知道,連日來的狂風暴雨讓泰晤士河沿岸氾濫,水淹首都倫敦,這裡原本是馬路,現在卻成為天鵝湖,英國一向把無主天鵝稱為是女王的天鵝,這下這群女王的天鵝誰也不敢驅離。

英國民眾:「如果我當時有五個沙包就好了,水一瞬間來的太快。」

超過五千民宅泡了湯,最嚴重的區域連人都快要滅頂,就連進行搶救作業的大型機具都得在水中進行,救災人員叫苦連天。

救災人員:「真的很困難東西都溼透了。」

英國首相卡麥隆:「受災房屋及企業各補助五千鎊,最重要的是我們會成立,一個千萬英鎊的基金,來幫助近來土地受災的農民。」

就是因為罕見的洪水,造成超過125萬人受災,英國首相卡麥隆取消中東行程,留在國內救災,還保證未來重建的房屋會有防洪功能,不過遠在天邊的承諾,不如眼前的沙包,位在泰晤士河谷的薩里郡民眾排隊領沙包,因為氣象單位已經預告,情況可能還會更嚴重。

救災人員vs.記者:「上帝啊我的天啊。」

連大樹都被洪水拖垮,氣象單位表示,新一波的暴風雨,將會更強烈,最高風速可能超過160時公里,已經飽受洪水摧殘的英格蘭西南部,預計情人節當天,將迎來更慘烈的風災水災。

……..文章來源:按這裡


英國水患重創經濟 財損恐逾5百億

作者: 邱柏達 | TVBS – 2014年2月13日 下午1:12

英國南部遭逢強風暴雨襲擊,記者在戶外連線,風雨透過身上麥克風收音,聽得出來風力有多大,甚至一旁的大樹就直接垮了下來,英國水患災情越來越嚴重,現在連女王居住的溫莎城堡附近,都被大水圍困,保險業者估計,這回水災損失恐怕會突破10億英鎊關卡,大約合台幣500億,英國經濟也可能因此少掉1%的成長率。

ITV記者:「在黑池地區,風力在下午3點左右開始增強。」狂風暴雨,不停迎面灌打過來,這名英國記者全身早就濕透,狂風透過身上麥克風忠實傳達,最後這個影像,記者身體被狂風撐住,彷彿飄在風雨中。CNN氣象主播:「看看這個每小時171公里的風速,出現在威爾斯的Aberdaron。」真的是不誇張,狂風暴雨最大風速竟然飆破170公里,這兩個月風雨已經重創英國,但是老天爺還是不肯停手,民眾只能苦中作樂,在市區划船,慢慢前進。警察vs.記者:「所以風雨情況如何?天啊!」話都還來不及回,不遠的後方,大樹就這樣直接垮了下來,驚險畫面剛好被拍個正著。保險業者:「當前我們看到的水患自12月以來相關的財損,恐達5億英鎊(合台幣250億)。」更糟的是,大雨沒有停歇的跡象,現在保險業悲觀預估,損失恐怕會飆上10億英鎊,合台幣500億,河面跟橋面根本一樣高,洪水不停滾動,這一頭情況也很誇張,幾十隻天鵝漂在水上休息,這可不是公園水池,而是市區道路,英國暴雨成災,就連女王所住的溫莎城堡附近,都被大水攻陷。民眾拉著小艇,家人坐在上頭,在水中慢慢前進,路標指示碼頭應該是在另一頭,這一頭民眾卻在市區路上行舟,畫面格外諷刺。CNN主播:「研究估計,這回水災損失慘重,恐讓英國經濟成長率減掉1%。」英國首相卡麥隆:「錢不是問題,只要有需求就撥款,以協助家庭、民眾,協助社區撐過這個嚴峻的時刻。」英國政府的信心喊話,投入越來越多部隊支援救災,只是水患短時間內很難退去,還泡在水中的民眾,恐怕也只能自求多福。

……..文章來源:按這裡


洪水未退 英國再遭遇新暴風雨侵襲

TVBS – 2014年2月13日 上午7:46

英國受到低壓影響,暴雨不斷,倫敦以西泰晤士河沿岸,一星期以來上千戶民宅全泡在水裡,但英國人的惡夢恐怕還沒有結束。

因為根據氣象資料顯示,英國當地時間12日,又將面臨另一波的暴風雨侵襲,不但瞬間風速最高達到每小時170公里,還會挾帶強勁雨勢,英國氣象局發布最高等級的紅色警示,包含威爾斯西部和英格蘭西北部會出現「非常強風」,同時也對16處地區,發布嚴重大水警告。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專家預估這場風災,可能造成英國138億英鎊的經濟損失,而預計這波暴風雨將持續到14日才會緩合。

……..文章來源:按這裡


全球地表暖化停滯 學者歸因信風異常

作者: 鄒敏惠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2月13日 上午5:02

本報2014年1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江惟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過去十年間,全球暖化停滯的現象引起暖化論正反兩派的爭論。但新研究發現,過去十年間全球暖化停滯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太平洋上異常強烈的信風將地球表面熱能鎖在海洋。

強烈信風攜帶熱量入深海

這項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的研究,計算出全球表面的淨冷卻效應約在0.1C至0.2C之間。研究顯示,太平洋上風速突增的信風將地表熱能鎖在海洋中,減少進入大氣中的熱能,足以解釋全球暖化停滯的現象。

1970年代地表平均溫度快速飆升,但是2001年後卻趨緩。澳洲和美國學者組成研究團隊分析其中原因發現,太平洋中部和東部風速驟增的信風,將表面的溫暖海水帶進深海,進入大氣中的熱能因而減少了。

聯合國氣候變遷跨政府委員會(IPCC)的2013年氣候報告針對暖化停滯的解釋是,地球正經歷「太陽極小期」,而且全球超過90%的多餘熱能被海洋所吸收,並未逸散到大氣中。

研究主要作者、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氣候學者Matthew England則說,雖然太陽安靜期和氣膠粒子也和暖化停滯有關,強烈的信風仍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們發現過去20年間,風速的增強足以把大量的熱帶入深海,這段時期風速增加的幅度是一世紀內最大的。」

海洋暖化未趨緩 溫室氣體終將勝出

過去20年信風風速增加幅度是前80年的兩倍,使得東太平洋降溫,並連帶讓其他地區溫度也下降。研究認為,如果信風持續發威,十年間暖化仍會繼續停滯;不過,如果信風回到長期平均風速,全球又會開始快速暖化。

「就算風速繼續增強,溫室氣體的影響遲早會超過風速的緩解效應,」England說,「一旦風速減緩,熱能會散出得非常快。21世紀內,暖化冷卻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溫室氣體最終還是會勝出。」

England說,造成太平洋信風加速的原因目前仍然不明,但有一種說法是印度洋暖化。

CSIRO海洋與大氣研究研究所小組負責人Steve Rintoul博士則說,「雖然地球表面暖化停滯,但海洋的暖化並未趨緩。氣候系統的自然變異雖說明了短期間的變化,卻不足以代表長期的氣候改變。10年20年的暖化加速或減速,仍無法代表長期的氣候變化。」

【相關文章】


深海作緩衝 延緩氣候暖化腳步


研究:太平洋吸熱抗暖化機制只是一時緩衝


海洋生物往極圈移動 暖化規模震驚科學家

【參考資料】


英國衛報(2014年2月10日),Global warming 'pause' due to unusual trade winds in Pacific ocean, study finds

……..文章來源:按這裡


代言藍色公路 呂政儒與氣象員比高

台灣醒報 – 2013年12月27日 下午4:05

【台灣醒報記者章文台北報導】為推廣海洋氣象資訊在海上航安方面的應用,中央氣象局27日邀請裕隆球星呂政儒代言「藍色公路」海象資訊系統。並將從原有路線再新增10條航線的海象預報服務,其中包括8條國內航線與2條兩岸航線。氣象局局長辛在勤提醒民眾可在航行前下載「藍色公路」系統,並在途中一路掌握航程海象,以便預先因應。

身高194公分的呂政儒在記者會中顯得鶴立雞群,吸引許多氣象局的女職員與他合影,他看起海象圖姿態十足,看來惡補得不錯。他也當場表演轉球技,贏得不少掌聲。

新增的8條國內航線分別為基隆─龍洞、龍洞─龜山島、基隆─台中、台中─高雄、台中─金門、高雄─花蓮、花蓮─基隆、花蓮─蘇澳;2條兩岸航線則為台北港─平潭與基隆─台州。

氣象局表示,藍色公路海象資訊系統除了提供航線起迄地點的即時觀測資料外,也提供航路沿線未來24小時的風速、風向、波高及波向等預報資訊,並新增「霧況」預報資料。

為使民眾更易取得相關資訊,該局在新增航路外,也同時充實網頁內容,全新改版的網頁,提供更優質與便捷的使用者介面,民眾可透過該局網站(www.cwb.gov.tw)取得相關資訊,也可利用行動載具下載「生活氣象APP」隨時隨地查詢。

氣象局提醒,海象瞬息萬變,從事海上活動需要隨時注意海象的變化,保護自身安全。

氣象局同時表示,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有利於發展本島與離島觀光活動,隨著未來兩岸航線的逐步開放與國際郵輪來台停靠航次逐年增加,將來海象資訊應用將從國內、兩岸走向國際化。氣象局未來也會配合新開闢的海上航線,增加海象預報服務,促進海上運輸與觀光品質的提升。

◎影音報導請見:
http://youtu.be/YXflUWQ1_V0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颳龍捲風的冬天 美國「10州」同衝擊

作者: | TVBS – 2013年11月19日 下午8:12

80個龍捲風,1天之內,一個接一個上陣,這比電影還誇張的肆虐,就發生在美國中西部,這一天,造成5300萬人受災,密西根、印第安那、俄亥俄州、威斯康辛州等10個州受到波及,其中以伊利諾州最慘,衝擊這裡的龍捲風,時速305公里,列「藤原級數」第二大,美國氣象局也發出特別危險警告,這種警告,通常24年才會啟動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龍捲風,在今年五月底橫掃美中,重創奧克拉荷馬州,摩爾小鎮兩座小學被夷為平地,9名兒童因此葬生,當時風速更快,中心風速每小時320公里、寬度有3公里,肆虐摩爾45分鐘,移動27公里,一共造成24人喪生,今天的龍捲風,還持續朝美國更北前進。

目擊民眾:「龍捲風朝我們過來了,我的天啊,4個龍捲風全部聚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大龍捲風,我不敢再靠近了,走走走走!」美國中西部地區17日龍捲風肆虐,密西根州、印第安那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辛州等10個州受到波及,其中又以伊利諾州受災最嚴重,時速305公里的強風,10幾分鐘的時間,就讓當地的華盛頓市一個社區消失了。受災民眾:「那邊有個水塔,龍捲風就從它左邊來,我就看到它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而在芝加哥市,暴風雨來襲,烏雲遮蔽了摩天大樓。NFL足球裁判:「因為惡劣的天氣,比賽暫時停止。」當地「老兵球場」舉行的美式足球比賽,也因為閃電和暴風雨,暫停了2個多小時,球場6萬觀眾被疏散,需要緊急避難的,還有這兩個氣象員,龍捲風來襲時,他們正在新聞直播室裡,報導氣象最新訊息。氣象播報員:「皮瑞亞市的東邊的摩坦和派金等地,如果你在龍捲風的路徑上,趕快找地方避難,到地下室或是房屋最中心的地方,我聽到了些聲音,查克,沒錯,有聲音,我們也得去避難了,情況允許,我們會盡快回來,馬上回來。」美國國家氣象局這次罕見的對中西部地區發布了PDS警報,也就是特別危險警告,美國平均每24年才會發布一次,這表示未來會有超強的龍捲風,天空還會降下5公分以上的大冰雹,根據統計,美國中西部地區已經有80個龍捲風報到,至少有8人死亡,5300萬人受災。受災民眾:「我們從電視上看到了龍捲風警報,正在看的時候,就聽到吵雜的聲音,結果你也看到啦,毀了所有的東西。」龍捲風對中西部的美國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尤其是在春天的季節,但是發生在11月,就相當的不尋常,也讓他們措手不及。CNN氣象主播:「看看這張表,統計龍捲風一年發生的頻率,可以看到11月,應該是一年中最平靜的月份,但卻有這麼多的龍捲風。」11月龍捲風來襲,主要是因為氣候型態,營造了絕佳環境,暖空氣的低氣壓,碰上了冷高氣壓,導致了強風的發生,當地氣象局提醒,周一強風還將繼續朝北前進,龍捲風的警報暫時還不能解除。

……..文章來源:按這裡


71龍捲風橫掃 美中西部宛遭轟炸

作者: 廖珮君 | TVBS – 2013年11月19日 上午11:16

美國中西部七個州,17日遭到71個龍捲風橫掃侵襲,目前已經造成8人死亡的悲劇,有電視台主播播報到一半,因為聽到外面強風呼嘯的聲音,連忙離開攝影棚去避難,而重災區、伊利諾伊州的華盛頓鎮,當時瞬間就被夷為平地,目前風暴逐漸移向美國東部地區,可能再度引發龍捲風和冰雹。

龍捲風呼嘯,在住宅區上盤旋,這時最高風速約每小時310公里。美國民眾:「它朝我們來了,我的天哪。」影片中驚恐狂叫的這個人,拍下龍捲風襲擊的全過程,美國中西部星期天被密集龍捲風襲擊,而伊利諾州的華盛頓鎮是最重災區,瞬間被夷為平地。美國民眾:「我被一些殘骸打到,有東西在我眼睛割了三道,這是我的臥室,就在這裡。」左眼被殘骸割傷 ,夫妻倆現在只能找些可用的家當,美國出現異常天候,一天裡就有多達71個龍捲風,現在有越來越多畫面流出,還有電視台主播工作到一半,連忙避難。美國電視台主播:「我聽到聲音了,查克,我覺得我們自己也要躲一下,對,我們要趕快上去,可以的話我們就會回來。」大難臨頭,安全第一 關注龍捲風動態的主播,也得趕快找地方躲。美國民眾:「神啊,請原諒我們的僭越,如我們寬恕別人冒犯我們一樣。」窗外黑壓壓的龍捲風,越來越逼近,無助的人只能向老天祈禱。美國民眾:「噢,(龍捲風)已經觸地了。」通常秋冬少見龍捲風,主要是熱度不足維持風暴,但事發當天17日,氣溫有攝氏16到26度,導致強風甚至比夏天還猛,目前雖然暴風已經減弱,但繼續往東移動,持續威脅紐約州和賓州。

……..文章來源:按這裡


81龍捲風襲美中西部 釀8死

民視 – 2013年11月19日 上午11:00

原本春天才是北美龍捲風好發的季節,但前天一天,美國中西部竟然一連遭受八十多個龍捲風襲擊,12個州累積已經有八人死亡,好幾個小鎮像被原子彈炸過、夷為平地,估計傷亡人數還會增加。

大樓後方突如其來的怪風,橫掃密蘇里路易斯市市區,另一頭,巨大的漏斗雲尾隨著聯結車,幾乎快把車尾捲進去。就算躲在家裡,心裡頭也不踏實,眼看著龍捲風逼近,民眾走也不是躲也不是,只能不斷向老天爺祈禱。

美國中西部12州,17號遭罕見的秋季龍捲風橫掃,氣象單位一天內就接獲超過80起通報,超過往年11月的總平均。有氣象主播這廂才警告完民眾,下一秒就聽到龍捲風朝攝影棚撲來,自己先跑路要緊。

災情最慘重的伊利諾州,龍捲風以最大每小時320公里的風速橫掃,至少有兩起達到EF4級,威力只比五月奧克拉荷馬的殺人龍捲風少一級。居民只有1.6萬人的伊利諾州華盛頓鎮,龍捲風如剃刀從鎮的這頭刮到那頭,從空中俯瞰像是核爆現場,沒有一處完好,印第安那、肯塔基和密西根州也有數十萬戶停電。

氣象專家說,11月龍捲不是沒有,但這樣的規模實在罕見,可能是當天中西部氣溫忽然飆高,與上頭冷空氣結合,才造成這樣的極端氣候。(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文章來源:按這裡


大氣長河漫加州

作者: 撰文/戴汀格(Michael D. Dettinger)、殷格朗(B. Lynn Ingram)翻譯/張雨青 | 科學人雜誌 – 2013年3月2日 下午1:08

在海洋上空形成的巨大水氣帶,每200年會引起一次加州大洪水,而氣候變遷可能讓情況雪上加霜。

重點提要

■地質證據顯示,美國加州過去大約每200年就因暴雨而發生一次真正的大洪水。最近一次發生於1861年,加州因而破產。

■這類水患極可能是大氣長河所致。大氣長河是形成於海洋上方1.6公里處的狹窄水氣帶,綿延數千公里。規模較小的大氣長河,也經常襲擊加州以及其他國家的西岸。

■科學家以1861年的洪水為藍本,模擬了一個規模較小的巨大暴風雨,名為ARkStorm。他們發現,如果這樣的暴風雨降在今日的加州,可能迫使100萬人以上無家可歸,並造成4000億美元的損失。

■氣象預報員可以更準確預測大氣長河何時到來,以及巨大暴風雨可能帶來的災害,並改進一般暴風雨的洪水警報。

1861年耶誕夜,狂風暴雨從太平洋直撲美國加州中部而來。之後連續降下43天的大雨,雨勢片刻不減。豪雨很快就把內華達山脈沿加州東界而下的河川變成了滾滾洪流,淹沒所有淘金聚落與屯墾區。河水和雨水灌入加州遼闊的中央谷地,形成一片長約480公里、寬約30公里的內陸海,數千人因而喪生,而加州的80萬隻家畜有將近1/4溺斃。首府沙加緬度市區陡坡上的土石流傾瀉而下,整座城市泡在逾三公尺深的泥水中,州議會無法辦公,只好暫遷舊金山,六個月後,沙加緬度的水才退去,那時,加州也已經破產。

暴風雨若發生在今天,災情將更加不堪設想。中央谷地的居民超過600萬人,其中140萬人住在沙加緬度市。這塊土地的農作物年產值約200億美元,其中杏仁佔全球產量的七成,由於超抽地下水,這片農耕地有多處地層下陷10公尺,更容易淹水。科學家最近模擬同等級的風雨持續23天的結果,推估即使水患規模較小,仍會造成4000億美元的財物及農業損失,而且防災與疏散工作只要稍有差錯,就可能賠上數千條人命。

1861~62年的大水災是突發的異常事件嗎?顯然不是。針對大範圍沉積物的最新研究顯示,至少過去2000年來,這種災難規模的洪水每200年左右就會淹沒加州一次。在1861~62年的暴風雨中遭殃的,還有墨西哥北部、美國加州南部到加拿大卑詩省的沿海地區,慘況為史上之最。氣候科學家現在假設,當年的加州大水災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類似事件,起因都是「大氣長河」(atmospheric river),這現象你也許從未聽說過。科學家認為,加州還會再度變成一片汪洋。

來自熱帶的豐富水氣

大氣長河是大氣中的水氣長流,形成於大約1.6公里的高空,寬度只有400公里,卻綿延數千公里長,有時甚至橫跨整個大洋,例如太平洋。這些水氣輸送帶把相當於10~15條密西西比河的水量,從熱帶搬運到中緯度地區,行至美國西岸,撞上內陸山脈,例如內華達山脈,便被迫上升、冷卻並凝結成大量的降水。

有一種稱為「鳳梨特快車」(Pineapple Express)的暴風雨,北美西岸的居民早就不陌生。它們源自夏威夷附近的熱帶海域,每次來襲都帶來連續三到五天的豪雨或大雪,這正是大氣長河的表徵之一。根據最近的調查,每年襲擊加州的大氣長河多達九道,通常強度不足以釀成真正的巨大洪水,但即使是「普通」程度的風雨,對美國其他地區而言已經算得上是「暴風雨」等級,對於救難人員、防洪當局與水利管理部門都是一大挑戰。

大氣長河也為其他大陸的西岸帶來降雨,偶爾還會不按牌理出牌。例如2010年5月,一道異常的大氣長河從墨西哥灣北上美國東部的田納西州,帶來連續兩天無情的暴雨,使得那許維爾市發生大水患,奪走近30條人命並造成逾20億美元的損失。2009年英國南部與西班牙各地的大水,也是大氣長河的傑作。不過,我們最了解的是太平洋沿岸的大氣長河,最新研究顯示,由於全球暖化,未來這些水氣河流可能變得更大。

儘管大氣長河的破壞力驚人,科學家卻直到近年才發現,而且是個意外。

天上水龍

1998年1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環境技術實驗室啟動了加州登陸噴流(CALJET)計畫,目的是更精準預報侵襲加州沿岸的大型暴風雨。該實驗室的氣象學家芮爾夫(Marty Ralph)等人搭乘特殊配備的飛機飛到北太平洋上空,進入一個逼近美國的冬季風暴內直接測量。他們形容這個暴風雨是「噴流」,即高風速區。研究人員發現,單是這個才形成沒幾天的暴風雨,就攜帶了中緯度地區向北極移動的大氣中近20%的水氣。噴流集中在海面上方高達1.6公里的高空,地面上的傳統氣象觀測方式很難辨認出來。

同樣在1998年,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朱勇(Yong Zhu)與已故氣象學家紐威爾(Reginald Newell),從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模擬的全球風與水氣模式中,察覺到不尋常的特徵。他們發現,在熱帶地區以外,所有朝兩極傳送的水氣中,平均約有95%集中在五或六道狹窄區帶內。這些水氣帶從西向東橫跨中緯度地區,隨機分佈在全球各地,為了描述這些水氣帶,他們創造了「大氣長河」這個詞。

大約同一時期,搭載新型特殊微波感測相機的人造衛星,首次針對全球水氣分佈提供清晰完整的觀測結果。影像顯示,水氣往往集中在狹長的移動廊帶,最常從熱帶地區的暖濕空氣延伸到熱帶以外、比較乾冷的地區。這幾條「水龍」從出現到散逸,為期數天到兩個星期不等。

想當然耳,研究人員很快就把這三個明顯互補的發現兜在一起。從那時起,科學家做了越來越多研究,只為把美國西岸的大氣長河弄得更清楚。他們還建置了配備有仰視雷達與剖風儀的新氣象站,以便進行監測。NOAA的水文氣象試驗平台計畫正深入內陸觀測,好弄清楚大氣長河到了內陸會發生什麼事。

運用這些觀測網絡所得到的數據,預報員更能從天氣模型中認出大氣長河,並且能更準確預測它們到達美國西岸的時間。最近幾年,有的暴風雨在登陸前一個星期就被發現。大氣長河也出現在用來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氣候模型中。預報員對自己的預測能力更有信心,跟過去相比,他們對超大豪雨的示警更為迅速。有了這些進展,防災應變的時間會更充裕。

……..文章來源:按這裡


菲律賓海燕悲劇是天災人禍共同造成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11月12日 上午10:09

海燕颱風在菲律賓造成的悲劇,天災與人禍都有責任。研究指出,地理上的先天缺陷、貧窮、人口爆炸、建築品質低劣、以及氣候變遷,讓菲律賓成為對颱風最沒有抵抗力的國家,碰到像海燕這樣的強颱,結果其實是可以預見的。(夏明珠報導)

根據美國衛星測得的數據,海燕瞬間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314公里,是有史以來最暴烈的熱帶氣旋,暴風所經之處,不計其數的房屋被吹垮,葬送了上萬條人命,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專家說,一個巨大的災難,降臨在一個特別脆弱的地方,菲律賓的海燕風災是一場天災與人禍共同釀成的災難。

由七千座島嶼形成的菲律賓,所處地點,是全世界颱風最頻繁的地區,它四周圍繞著的浩瀚溫暖的海洋,在碰到熱帶性低氣壓時,就成了燃料,由於沒有大陸塊阻擋,颱風如入無人之境。

美國一個民間氣象組織說,二十和二十一世紀期間侵襲陸地的最強烈颱風,大概有一半,都沒有放過菲律賓。

暴風雨系統通常都是在到達最大威力前、或是之後,才接觸陸地,海燕則是在最強的時候,登陸菲律賓。

海燕的災難,人禍的責任,可能更大,邁阿密大學颶風專家把海燕七成五到八成的災情,歸咎於人為因素,貧窮加上人口快速成長,菲律賓沿海許多建築,不只民宅、也包括災民收容所,建築都不夠堅固,就以這次颱風重災區獨魯萬為例,三分之一的住宅牆壁是木造,七分之一的屋子是茅草頂。(圖片取材自網路)

……..文章來源:按這裡